【春夜洛城闻笛原文及翻译】《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通过描写春夜听到笛声引发的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李白诗歌中的代表作之一。
一、原文总结
《春夜洛城闻笛》
作者:李白
> 谁家玉笛暗飞声,
> 散入春风满洛城。
> 此夜曲中闻折柳,
> 何人不起故园情。
这首诗描绘了在一个春夜,诗人偶然听到远处传来的笛声,笛声悠扬,随风飘散在洛阳城中。这曲调让人联想到“折柳”之意,勾起了诗人对家乡的无限思念。
二、翻译与解析
| 原文 | 翻译 | 解析 |
| 谁家玉笛暗飞声 | 是谁家的玉笛在夜晚悄然吹响? | “玉笛”指精致的笛子,“暗飞声”形容声音若隐若现,仿佛从空中传来。 |
| 散入春风满洛城 | 音乐随着春风弥漫整个洛阳城。 | 表达笛声的悠远和广泛传播,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 |
| 此夜曲中闻折柳 | 在这个夜晚,我听到了《折柳》的曲子。 | “折柳”是古代送别时的一种习俗,象征离别与思念。 |
| 何人不起故园情 | 有谁不会因此而想起家乡呢? | 表达诗人因笛声触动内心,引发对故乡的强烈情感。 |
三、赏析要点
- 意象丰富:诗中“玉笛”、“春风”、“洛城”等意象构成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春夜图景。
- 情感真挚:通过对笛声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动人。
- 结构紧凑:全诗四句,层层递进,由听觉到心理,由景入情,自然流畅。
四、结语
《春夜洛城闻笛》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理的小诗,通过简单的语言传达出深刻的情感。它不仅展现了李白高超的艺术造诣,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以景抒情”的传统。无论是在文学价值还是情感共鸣上,都值得细细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