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门立雪的故事的20概括】一、
“程门立雪”是中国古代流传的一则经典典故,出自《宋史·杨时传》,讲述了北宋理学家杨时与游酢在雪天拜访著名学者程颐,因程颐正在休息,他们二人在雪中站立等待,直到积雪盈尺,最终得到程颐的接见和教诲。这个故事体现了尊师重道、求学谦逊的精神,成为后世弘扬尊敬师长、勤奋好学的重要象征。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这一故事的核心内容,以下是以“20个关键点”形式进行的概括,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二、表格:程门立雪故事的20个关键点概括
| 序号 | 内容概述 |
| 1 | 故事发生在北宋时期,主要人物是杨时和游酢。 |
| 2 | 杨时是当时著名的理学家,学问渊博。 |
| 3 | 游酢是杨时的学生,一同前往拜访程颐。 |
| 4 | 程颐是北宋著名哲学家,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
| 5 | 杨时和游酢想向程颐请教学术问题。 |
| 6 | 他们来到程颐家中,但发现程颐正在休息。 |
| 7 | 为了不打扰先生休息,他们选择在门外等候。 |
| 8 | 天气寒冷,下着大雪,但他们仍然坚持等待。 |
| 9 | 两人站在雪中,久久未动,表现出极大的尊重。 |
| 10 | 程颐醒来后,看到他们在雪中等待,深受感动。 |
| 11 | 程颐立即出来接见他们,并耐心解答他们的疑问。 |
| 12 | 这一行为展现了杨时和游酢的诚心与敬意。 |
| 13 | “程门立雪”从此成为尊师重道的典范。 |
| 14 | 故事强调了学习需要谦虚、坚持和毅力。 |
| 15 | 它也反映了古代士人对知识的追求与敬畏。 |
| 16 | 后人常以此故事教育后辈要尊敬老师、勤奋学习。 |
| 17 | 故事被广泛收录于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中。 |
| 18 | “程门立雪”也成为成语,用来形容恭敬求教的态度。 |
| 19 | 在现代,该故事依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 |
| 20 | 故事传递出尊重知识、尊重师长的传统美德。 |
三、结语
“程门立雪”不仅是一则生动的历史故事,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知识的路上,不仅要勤奋刻苦,更要怀有对师长的敬意与对学问的虔诚。这种精神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