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处处埋忠骨完整诗句】“青山处处埋忠骨”是一句广为流传的诗句,常被用来表达对忠烈之士的敬仰与哀悼。这句诗出自清代诗人袁枚的《小仓山房文集》,原句为:“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它表达了对英雄人物虽死犹荣、不求归葬故里的精神境界。
一、诗句背景与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清代袁枚《小仓山房文集》 |
原文 |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
含义 | 表达对忠烈之士的敬仰,强调其精神永存,不必讲究死后归葬 |
精神内涵 | 忠贞不屈、英勇无畏、以身许国的精神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纪念烈士、缅怀英雄、表达敬意等场合 |
二、诗句的演变与影响
“青山处处埋忠骨”这句话虽然源自古代文人笔下,但在后世被广泛引用,尤其是在近代革命历史中,成为激励人心的名言。如毛泽东在给彭德怀的信中曾引用此句,用以表达对志愿军战士的敬意和怀念。
此外,该诗句也常被用于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纪念碑文等,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一种重要的精神象征。
三、相关诗句对比
原句 | 出处 | 意思 |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 袁枚《小仓山房文集》 | 英雄即使战死沙场,也不必要求归葬故乡,他们的精神将永远留在青山之间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文天祥《过零丁洋》 | 表达宁死不屈、忠诚报国的决心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王昌龄《出塞》 | 表达对良将的期盼与国家安宁的渴望 |
四、结语
“青山处处埋忠骨”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忠诚、勇敢与牺牲精神的高度赞扬。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这句诗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提醒人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尊重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