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征字的成语有哪些】在汉语中,“征”字常用于表达“征伐、征讨、征收、征召”等含义,也常出现在一些成语中,用来表达某种行动或状态。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带有“征”字的成语,并对其含义进行简要总结。
一、常见带“征”字的成语总结
| 成语 | 含义 | 出处/用法 |
| 征衣未解 | 形容远行归来,还未脱下战衣,表示征战未休。 | 《后汉书·王符传》 |
| 东征西讨 | 指四处出兵征讨,形容战争频繁。 |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
| 南征北战 | 形容经历很多战斗,奔波于各地。 | 《三国演义》 |
| 征夫怨 | 形容士兵或百姓因征战而产生怨恨情绪。 | 《诗经·小雅》 |
| 征徭赋税 | 指朝廷对百姓征收的劳役和赋税。 | 古代官府常用语 |
| 兵强马壮 | 虽不直接含“征”,但常与征伐相关,形容军力强大。 | 《三国志·吴书》 |
| 征辟 | 指朝廷征召人才,如“征辟为官”。 | 古代选官制度 |
| 有征无战 | 指通过威势或策略使对方归顺,而不必动武。 | 《孙子兵法》 |
| 征途 | 指远行或征战的路途。 | 常用于诗词或文章中 |
| 长征 | 指长途跋涉,也可指历史上的红军长征。 | 现代常用词汇 |
二、总结
“征”字在成语中多与军事、征伐、征召等相关,体现了古代社会中对战争、政治和人事管理的关注。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也反映了历史背景下的文化特色。
如果你在写作、阅读或学习中遇到这些成语,可以根据具体语境理解其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掌握语言运用技巧。
以上内容为原创整理,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含有“征”字的成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