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令人发指的意思】“令人发指”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听了或看了某些极其可恶、令人愤怒的事情后,感到极度的愤慨和厌恶,甚至让人怒发冲冠。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对某种行为、言论或现象的强烈不满和谴责。
一、成语解释
- 出处:最早见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君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虽然原文中没有直接使用“令人发指”,但其表达的情绪与该成语相近。
- 字面意思:让人头发竖起,形容极度愤怒。
- 引申义:形容某事让人极为愤怒、痛恨,甚至让人无法忍受。
二、成语用法
| 类型 | 说明 |
| 词性 | 动词性成语 |
| 结构 | 主谓结构 |
| 感情色彩 | 贬义 |
| 常见搭配 | “令人发指的行为”、“令人发指的事件” |
| 适用场景 | 描述社会不公、暴行、恶劣行为等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型 | 成语 |
| 近义词 | 令人愤慨、令人切齿、怒不可遏 |
| 反义词 | 令人满意、令人欣慰、心平气和 |
四、例句展示
1. 那些虐待动物的行为,真是令人发指。
2. 对于这种腐败现象,公众早已是令人发指。
3. 他竟然做出如此伤天害理的事,简直令人发指。
五、总结
“令人发指”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成语,常用于表达对某些极端负面行为的强烈谴责。它不仅表达了愤怒,还带有一种道德上的批判意味。在写作中适当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成语 | 含义 | 情感色彩 | 适用场景 |
| 令人发指 | 形容极度愤怒、痛恨 | 贬义 | 描述恶劣行为、社会不公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