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比数列通项公式两种】在等比数列的学习中,通项公式是理解数列规律和进行计算的重要工具。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主要有两种形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初始条件和应用场景。以下是对这两种公式的总结,并通过表格进行对比分析。
一、等比数列的基本概念
等比数列是指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值都相等的数列。这个固定的比值称为“公比”,通常用字母 $ q $ 表示。若首项为 $ a_1 $,则数列为:
$$
a_1, a_1q, a_1q^2, a_1q^3, \ldots
$$
二、两种常见的通项公式
1. 基本通项公式(以首项为基准)
这是最常用的通项公式,适用于已知首项 $ a_1 $ 和公比 $ q $ 的情况。其表达式为:
$$
a_n = a_1 \cdot q^{n-1}
$$
其中:
- $ a_n $:第 $ n $ 项的值;
- $ a_1 $:首项;
- $ q $:公比;
- $ n $:项数($ n \in \mathbb{N}^ $)。
适用场景:已知首项和公比时,求任意一项的值。
2. 以任意一项为基准的通项公式
当已知某一项 $ a_k $ 和公比 $ q $ 时,可以使用该公式来表示第 $ n $ 项:
$$
a_n = a_k \cdot q^{n - k}
$$
其中:
- $ a_k $:已知的第 $ k $ 项;
- $ q $:公比;
- $ n $:目标项数;
- $ k $:已知项的位置($ k < n $)。
适用场景:已知中间某一项及公比时,求其他项的值。
三、两种公式的对比
| 公式类型 | 表达式 | 已知条件 | 适用场景 |
| 基本通项公式 | $ a_n = a_1 \cdot q^{n-1} $ | 首项 $ a_1 $,公比 $ q $ | 求任意项的值 |
| 以某项为基准的通项公式 | $ a_n = a_k \cdot q^{n-k} $ | 某一项 $ a_k $,公比 $ q $ | 已知某项时求其他项 |
四、实际应用举例
例1:已知等比数列首项为 2,公比为 3,求第 5 项。
$$
a_5 = 2 \cdot 3^{5-1} = 2 \cdot 81 = 162
$$
例2:已知第 3 项为 18,公比为 2,求第 6 项。
$$
a_6 = 18 \cdot 2^{6-3} = 18 \cdot 8 = 144
$$
五、总结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有两种主要形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已知条件。掌握这两种公式,有助于更灵活地解决等比数列的相关问题。无论是从首项出发,还是从中间某一项入手,都能快速找到所需项的值,提升解题效率。
通过合理选择通项公式,能够更清晰地理解数列的变化规律,为后续学习等比数列求和、性质等打下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