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忘形的意思】“得意忘形”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取得成功或感到高兴时,情绪过于激动,以至于失去了常态,表现出不恰当的行为或态度。这个成语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用来提醒人们在成功之后仍需保持谦逊和冷静。
一、成语释义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得意忘形 |
| 拼音 | dé yì wàng xíng |
| 出处 | 《晋书·王衍传》:“衍虽居显位,常以清谈为务,未尝以世务为念,故人多笑之。然其言辞俊逸,风流自赏,遂成一时之盛。……至于‘得意忘形’,盖取其自得之意也。” |
| 释义 | 形容人因得意而失去常态,举止失当。 |
| 用法 | 多用于贬义,形容人骄傲自满、忘乎所以。 |
| 近义词 | 自鸣得意、趾高气扬、得意洋洋 |
| 反义词 | 谦虚谨慎、谨言慎行、戒骄戒躁 |
二、使用场景
“得意忘形”通常出现在以下几种情境中:
1. 工作或学业上取得成功后:如某人升职加薪后,开始对同事态度傲慢。
2. 比赛获胜后:运动员赢得比赛后,做出夸张的庆祝动作,甚至影响比赛秩序。
3. 生活中获得意外惊喜:如中奖后狂喜,行为失控。
三、注意事项
- 该成语多用于批评他人,不宜用于自己或亲密关系中,以免造成误解。
- 在正式场合中使用时,需注意语气,避免显得过于严厉或刻薄。
- 使用时应结合具体语境,确保表达准确。
四、总结
“得意忘形”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描述人在得意时失去理智、行为失态的状态。它提醒我们,无论何时都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尤其是在成功之后更应谦虚谨慎,避免因一时的得意而带来不必要的后果。
通过了解“得意忘形”的含义与使用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在生活中运用这一成语,既丰富语言表达,也增强对他人的理解与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