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气回肠什么意思】“荡气回肠”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文章、音乐、表演等具有强烈感染力,令人情绪激荡、回味无穷。这个成语不仅表达了情感的深刻,也体现了艺术作品在人心中留下的深远影响。
一、
“荡气回肠”原意是形容音乐或文章极其动人,使人情绪激动,仿佛气流回旋于胸膛,久久不能平静。后来引申为对某种情感体验的高度概括,多用于文学、艺术、影视等领域,表示作品能引发强烈共鸣。
该成语出自《文心雕龙·情采》:“繁采寡情,味之必厌……故有志深轩冕,而思栖云壑;恋着宫阙,而梦山林。是以贯休‘枯树’之句,独得风流;李贺‘天若有情天亦老’之辞,更见凄婉。此皆荡气回肠,惊心动魄者也。”
二、表格展示
| 词语 | 荡气回肠 |
| 拼音 | dàng qì huí cháng |
| 出处 | 《文心雕龙·情采》 |
| 释义 | 形容文章、音乐等感人至深,令人情绪激荡,回味无穷 |
| 用法 | 多用于文艺作品的评价,也可形容情感体验强烈 |
| 近义词 | 感人肺腑、动人心弦、催人泪下 |
| 反义词 | 索然无味、平淡无奇、毫无波澜 |
| 例句 | 这部电影情节跌宕起伏,真是荡气回肠,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
| 适用场景 | 文艺评论、影视评价、文学分析等 |
三、使用建议
在写作或表达中,“荡气回肠”可用于描述那些能够触动人心的作品或经历,但需注意语境合适,避免过度使用导致语言失真。它更适合用于正式或文学性较强的场合,如书评、影评、文学分析等。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荡气回肠”的含义及其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