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退的是进项税还是销项税】出口退税是国家为了鼓励企业出口商品、提高国际竞争力而实施的一种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在出口货物时,通常会涉及增值税的征收和抵扣问题。那么,出口退税到底退的是“进项税”还是“销项税”呢?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基本概念解析
1. 进项税:是指企业在购进原材料、设备、服务等过程中所支付的增值税,可以用于抵扣销项税额。
2. 销项税: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是企业应缴纳的税款。
3. 出口退税:指国家对出口商品在生产、流通环节中已缴纳的增值税予以退还,以降低出口成本,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
二、出口退税的实质
根据我国现行的增值税政策,出口退税主要针对的是企业在出口过程中已经实际缴纳的进项税额。也就是说,出口退税并不是直接退还销项税,而是退还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因采购原材料、设备等所支付的进项税。
具体来说,出口企业通过销售商品获得的销项税,如果该商品是出口的,按照规定可以享受免征增值税的政策。但企业在前期采购环节已经支付的进项税,由于无法在内销中抵扣,因此可以通过退税方式返还。
三、总结与对比
| 项目 | 进项税 | 销项税 |
| 定义 | 企业在购进商品或服务时支付的增值税 | 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服务时收取的增值税 |
| 用途 | 用于抵扣销项税 | 需要缴纳给税务机关 |
| 是否可退税 | 可以申请退税(特别是出口业务) | 不可直接退税 |
| 适用对象 | 所有一般纳税人 | 所有一般纳税人 |
| 退税依据 | 实际发生的采购支出 | 销售行为产生的应纳税额 |
四、结论
出口退税本质上是对企业在出口商品过程中所支付的进项税进行退还,而不是对销项税进行退还。这一政策有助于减轻出口企业的税负,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企业在办理出口退税时,应确保进项税发票真实、合法,并按照税务部门的要求及时申报,以便顺利获得退税款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