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知识 > 生活百科 >

出将入相的辞典简编版

2025-11-17 18:10:10

问题描述:

出将入相的辞典简编版,这个问题到底怎么解?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7 18:10:10

出将入相的辞典简编版】“出将入相”这一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语境,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既能带兵打仗,又能治理国家,具备文武双全的能力。在历史长河中,许多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都曾被如此赞誉,体现了古代对人才全面发展的高度重视。

本文将以“出将入相的辞典简编版”为主题,从词义解析、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现代引申意义四个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关键信息,便于读者快速理解与查阅。

一、词义解析

项目 内容
成语 出将入相
拼音 chū jiàng rù xiàng
释义 原指人既能在战场上担任将领,又能在朝堂上担任宰相,比喻文武兼备、才能出众的人。
用法 多用于赞美有才华、有担当的领导者或历史人物。

二、历史背景

“出将入相”最早出现在《史记》等古代典籍中,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治国平天下”理想人才的期待。在封建社会,官员通常分为文官与武官,而能同时胜任两者者极为罕见,因此“出将入相”成为一种极高的评价标准。

时期 特点
先秦 诸侯争霸,重武轻文,但已有“文武兼备”之说。
汉代 官员分科明确,但仍存在如霍去病、卫青等兼具军事与政治能力的人物。
唐宋 科举制度完善,“出将入相”成为士人追求的理想目标之一。
明清 强调文治,但仍有如戚继光、于谦等兼顾军事与政务的名臣。

三、代表人物

以下是一些历史上被称作“出将入相”的典型人物:

人物 身份 主要事迹
霍去病 西汉名将 北击匈奴,屡建奇功,虽未入相,但为后世所推崇。
李靖 唐初名将 参与统一战争,后任宰相,是典型的“出将入相”人物。
岳飞 南宋名将 以忠勇著称,虽未真正入相,但被后人视为“出将入相”的典范。
于谦 明代名臣 戊戌之变中力挽狂澜,文武兼备,被誉为“出将入相”的代表。

四、现代引申意义

随着时代变迁,“出将入相”已不再局限于古代政治语境,更多地被用来形容那些在不同领域都能取得卓越成就的人才。无论是企业管理者、创业者,还是科研人员,只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与担当,都可以被称为“出将入相”的现代版。

现代应用 解释
企业高管 在管理与战略决策中展现领导力,同时具备市场敏锐度。
创业者 既能制定战略,又能亲自参与执行与运营。
学术研究者 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找到平衡,推动学科发展。

总结

“出将入相”不仅是古代对人才的最高赞誉之一,也承载着中华文化中对全面发展、文武兼修的价值追求。它提醒我们,在当今多元化、复杂化的社会环境中,具备综合能力与责任感的人才,才是真正的栋梁之材。

通过以上内容的梳理与表格展示,希望能让读者对“出将入相”这一成语有更深入的理解,并在实际生活中有所启发与借鉴。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