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虎视眈眈的意思】“虎视眈眈”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对某事或某人充满敌意、密切注视、伺机而动的状态。这个成语形象生动,富有画面感,常用于描写敌人、竞争对手或潜在威胁者的态度。
一、成语释义
出处:出自《周易·颐卦》:“虎视眈眈,其欲逐逐。”
字面意思:像老虎一样瞪大眼睛盯着猎物。
引申含义:形容人对某事或某人充满敌意,紧盯着不放,随时可能采取行动。
二、成语用法
- 词性:形容词性成语
- 结构:联合式
- 使用场合:多用于书面语,尤其在描述竞争、对抗、监视等情境时使用。
- 近义词:虎头虎脑、窥视、觊觎、紧盯不放
- 反义词:漠不关心、无动于衷、置之不理
三、成语解析表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虎视眈眈 |
| 出处 | 《周易·颐卦》:“虎视眈眈,其欲逐逐。” |
| 字面意思 | 像老虎一样瞪大眼睛盯着猎物 |
| 引申含义 | 形容对某人或某事充满敌意,密切注视,伺机而动 |
| 词性 | 形容词性成语 |
| 结构 | 联合式 |
| 使用场合 | 多用于书面语,描述竞争、对抗、监视等场景 |
| 近义词 | 虎头虎脑、窥视、觊觎、紧盯不放 |
| 反义词 | 漠不关心、无动于衷、置之不理 |
四、例句展示
1. 敌人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发动进攻。
2. 他对这个职位虎视眈眈,一直在寻找机会。
3. 商场如战场,竞争对手虎视眈眈,不容有失。
五、总结
“虎视眈眈”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心理状态的写照。它揭示了人在面对潜在威胁或目标时所表现出的警觉与野心。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合理运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