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出自《朱子家训》,是明代著名理学家朱柏庐所著的一篇家庭教育著作。全称《朱子治家格言》,又名《朱子家训》。
2. 原文
>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 ……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经典语句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其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便是极具代表性的警句之一。这句看似简单的文字,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与伦理观念。
这句话并非出自某位文学巨匠的诗文,而是来自一部朴素却富有智慧的家庭教育读本——《朱子家训》。这部作品虽非出自朱熹之手,但因其思想贴近儒家理念,后人常将其归为朱子所作,因此得名《朱子家训》或《朱子治家格言》。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提醒人们珍惜每一口食物,思考其背后的辛勤付出。粮食的生产不仅需要土地、阳光、雨水,更离不开农人的汗水和时间的积累。而“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则进一步强调,即便是细微的布匹和丝线,也应懂得珍惜,因为它们的制作过程同样耗费人力与资源。
这两句话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节制与尊重,更是对人生态度的一种引导。它教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怀有感恩之心,不浪费、不奢靡,时刻保持谦逊与节俭。
如今社会节奏加快,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但“物力维艰”的警示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无论是个人还是家庭,都应该从中汲取智慧,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通过这样的经典语句,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人对生活的态度,也能在现代社会中找到一种精神上的归属感与方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