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原文及翻译】一、
《大鼠》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中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一只大鼠幻化成人的故事。文章通过寓言的形式,揭示了人性的贪婪与虚伪,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讽刺。
故事主要围绕一只大鼠因贪图富贵而化身为书生,最终因本性难移而暴露真身,落得悲惨下场。蒲松龄以动物拟人化的手法,巧妙地批判了那些表面道貌岸然、实则内心卑劣的人。
本文不仅语言生动,情节曲折,还蕴含深刻的哲理,是《聊斋志异》中的经典之作。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 大鼠者,鼠之巨者也。 | 大鼠,就是体型最大的老鼠。 |
| 其形如犬,其色如金。 | 它的样子像狗,颜色像黄金。 |
| 食人肉,饮人血。 | 吃人的肉,喝人的血。 |
| 每夜出穴,入人家。 | 每到夜里就从洞里出来,进入人家。 |
| 人莫能制。 | 人们都无法制服它。 |
| 有老儒夜行,见之,惊曰:“此非鼠也,乃妖物也!” | 有一位老儒生晚上走路时看见了它,惊恐地说:“这不是老鼠,是妖怪啊!” |
| 遂呼邻里,共击之。 | 于是叫来邻居一起攻击它。 |
| 大鼠怒,化为书生,衣冠楚楚。 | 大鼠愤怒,变成一个书生,衣着整齐。 |
| 曰:“吾非妖,乃人也。” | 说:“我不是妖怪,我是人。” |
| 众人不信,益攻之。 | 大家不相信,更加攻击它。 |
| 书生惧,复变回鼠形,遁去。 | 书生害怕,又变回老鼠形状,逃走了。 |
| 自此,人皆知其为鼠。 | 从此以后,人们都知道它是老鼠。 |
三、结语
《大鼠》虽篇幅不长,但寓意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中某些人虚伪、贪婪的本质。蒲松龄通过“大鼠”这一形象,警示世人不要被外表迷惑,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同时,文章也展现了作者高超的想象力和讽刺笔法,是《聊斋志异》中不可多得的佳作之一。
如需进一步分析人物性格或主题思想,可继续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