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什么时候改为是人的】一、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出自《孟子·告子下》,原句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意思是“上天要将重大的责任赋予这个人”。在一些现代文章或网络语境中,有人误写或故意改为“是人也”,这引发了关于语言规范和文化传承的讨论。
这一改动虽然在某些场合被接受,但严格来说不符合古文原文。本文将从出处、演变、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内容。
二、内容分析
1. 原文出处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最早见于《孟子·告子下》: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这句话的意思是:上天要让一个人承担重大责任,必定会先让他经历磨难。
2. “是人”与“斯人”的区别
- “是人”:指“这个人”,强调的是“这个特定的人”。
- “斯人”:意为“此人”,带有一定的文言色彩,更符合古文表达习惯。
在古文中,“斯”常用于指示代词,如“斯人”、“斯时”等,具有较强的书面语特征。
3. 改动的时间与背景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一说法并非古代文献中的原文,而是现代人对原句的改编或误用。具体何时开始出现这种改动,难以考证,但可以确定的是,这种说法在近几十年的网络传播中逐渐流行起来。
原因可能包括:
- 为了增强语感或节奏感;
- 为了适应现代口语表达;
- 误传或误记导致的版本变化。
4. 使用场景与影响
目前,“斯人”版本已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教育、演讲、社交媒体等领域。尽管它不是标准原文,但在日常交流中已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用法。
三、对比表格
项目 | 原文(正确) | 现代改写(常见) |
出处 | 《孟子·告子下》 | 无明确出处 |
正确写法 |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
词语含义 | “这个人” | “此人”(文言用法) |
使用场合 | 古文研究、正式写作 | 教育、演讲、网络语境 |
是否规范 | 是 | 非规范,但常用 |
文化意义 | 体现儒家思想 | 强调个人使命与责任 |
四、结论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经典原文,而“斯人”版本则是现代语境下的常见变体。虽然“斯人”版本在传播中广受欢迎,但从语言规范的角度来看,仍应以“是人”为准。在正式场合或学术写作中,建议使用原句;而在日常交流中,可以根据语境灵活使用。
语言是动态发展的,但尊重传统与准确表达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