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摇大摆是什么意思】“大摇大摆”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走路时姿态傲慢、自得其乐,或者行为举止显得非常随意、不拘小节。这个词语通常带有一定的贬义,用来批评那些态度轻浮、不够庄重的人。
一、总结
“大摇大摆”原意是形容走路时左右摇晃、步伐悠闲的样子,后来引申为一种态度高傲、不拘礼节的行为方式。它常用于描述人在得意或自满时的表现,有时也带有讽刺意味。
二、详细解释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大摇大摆 |
| 拼音 | dà yáo dà bǎi |
| 释义 | 形容走路时左右摇晃、步伐悠闲,引申为态度高傲、不拘礼节的行为。 |
| 出处 | 不见于古籍,常见于现代口语和文学作品中。 |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的行为举止,带有贬义或讽刺意味。 |
| 近义词 | 悠哉游哉、趾高气扬、洋洋得意 |
| 反义词 | 谨慎小心、规规矩矩、谨言慎行 |
| 示例 | 他刚升职就大摇大摆地走进办公室,显得十分得意。 |
三、使用场景
- 日常生活中:如某人表现得过于自信,走路姿势夸张,别人可能会说他“大摇大摆”。
- 文学作品中:常用来刻画人物性格,如一个傲慢的官员或得意的商人。
- 影视作品中:演员通过动作和表情表现出“大摇大摆”的状态,增强角色形象。
四、注意事项
虽然“大摇大摆”可以形容一个人从容不迫、自在洒脱,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更倾向于负面含义,表示一个人缺乏谦逊或过分张扬。因此,在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中应谨慎使用。
总之,“大摇大摆”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既可用于描述行为,也可用于表达态度,但需根据语境判断其褒贬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