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摇大摆的意思】“大摇大摆”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走路或行动时姿态傲慢、自得其乐,显得非常悠闲或得意。这个词语通常带有一定的贬义,用来形容人过于自信、不拘小节,甚至有点轻浮的表现。
一、词语解析
| 词语 | 大摇大摆 |
| 拼音 | dà yáo dà bǎi |
| 注音 | ㄉㄚˋ ㄧㄠˊ ㄉㄚˋ ㄅㄞˇ |
| 词性 | 动词/形容词(多作动词) |
| 含义 | 形容走路时摇摇晃晃,态度从容、得意或轻浮的样子。 |
| 出处 | 出自古代文学作品,常见于小说、戏曲中,如《水浒传》等。 |
| 用法 | 多用于描写人物的动作或神态,带有贬义色彩。 |
| 近义词 | 悠然自得、趾高气扬、洋洋自得 |
| 反义词 | 谦虚谨慎、小心翼翼、谨言慎行 |
二、使用场景举例
1. 日常生活中
- 他今天穿了一身新衣服,大摇大摆地走进了办公室,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2. 文学作品中
- 小说中描写一个纨绔子弟,总是大摇大摆地走在街上,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
3. 影视剧中
- 电影里反派角色出场时,常常是大摇大摆地走来,显得非常嚣张。
三、情感色彩与语境
“大摇大摆”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有不同的感情色彩:
- 贬义:常用来批评一个人骄傲自满、不谦逊,比如“他大摇大摆地走进会议室,好像自己才是老板一样。”
- 中性:有时也用于描写轻松自在的状态,如“他大摇大摆地走在林荫道上,心情很好。”
四、总结
“大摇大摆”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不仅描述了动作上的摇晃,更反映了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在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误用导致误解。了解它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表达。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欢迎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