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枝大叶是什么意思】“粗枝大叶”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做事或说话时不够细致、马虎大意,只抓住表面或大致的轮廓,忽略了细节。这个成语常带有贬义,表示一个人在处理事情时不够认真、不够严谨。
一、成语解析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粗枝大叶 |
| 拼音 | cū zhī dà yè |
| 出处 | 出自《红楼梦》:“他为人倒是粗枝大叶,不拘小节。” |
| 释义 | 形容做事或说话马虎,不细致,只抓大体,忽略细节。 |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别人做事不认真、不细致。 |
| 近义词 | 马马虎虎、草率从事、粗心大意 |
| 反义词 | 认真细致、一丝不苟、谨小慎微 |
二、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例句 |
| 工作中 | 他在报告中写得过于粗枝大叶,很多关键数据都没有说明。 |
| 学习中 | 老师提醒他不要总是粗枝大叶地完成作业,要注重细节。 |
| 生活中 | 她平时做事总是粗枝大叶,经常忘记重要的事情。 |
三、注意事项
虽然“粗枝大叶”有贬义,但在某些特定语境下,也可以用来形容人性格豪爽、不拘小节,比如在朋友之间开玩笑时说“你这个人就是粗枝大叶,挺有意思”。但总体而言,这个成语更常用于批评或指出问题。
四、总结
“粗枝大叶”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强调的是做事不够细致、不够认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应尽量避免这种态度,尤其是在需要精确和严谨的场合,更应该注重细节,做到“精益求精”。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欢迎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