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杵臼之交概括】“杵臼之交”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用来形容朋友之间情谊深厚、彼此信任、不因身份地位变化而改变的关系。这个典故出自《后汉书·王霸传》,讲述的是东汉时期王霸与朱晖之间的友情故事。
一、成语来源与含义
出处:《后汉书·王霸传》
原文:王霸与朱晖为友,朱晖少孤,家贫,常以杵臼舂米,王霸见其勤苦,常助之。后王霸为官,朱晖亦显贵,然二人仍如初交,情谊不改。
含义:比喻朋友之间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也能相互扶持,在富贵之后依然保持真诚的情谊,是一种超越物质、地位和时间的深厚友谊。
二、核心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杵臼之交 |
| 出处 | 《后汉书·王霸传》 |
| 主人公 | 王霸、朱晖 |
| 故事背景 | 朱晖年幼丧父,家境贫寒,靠杵臼舂米为生;王霸见其勤奋,常予帮助 |
| 友情特点 | 不因贫富变化而改变,始终如一 |
| 成语含义 | 形容深厚、真诚、持久的朋友关系 |
| 现代意义 | 强调友情中的忠诚、信任与长久 |
三、现实意义与启示
“杵臼之交”不仅是一个历史故事,更是一种人生价值观的体现。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受到利益、地位等因素的影响,真正能够经得起考验的友情显得尤为珍贵。它提醒我们:
- 真正的朋友是那些在你困难时伸出援手的人;
- 情谊不应因外在条件的变化而动摇;
- 保持真诚与善良,才能赢得长久的尊重与信任。
四、结语
“杵臼之交”不仅是古代文人推崇的友情典范,也是现代人值得学习的情感态度。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友谊,不在于表面的热闹,而在于内心的共鸣与坚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