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杵臼之交的意思】“杵臼之交”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用来形容朋友之间情谊深厚、彼此尊重、不因身份地位差异而改变关系。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讲述的是东汉时期的学者王符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一、
“杵臼之交”原意是指两人在生活上互相帮助、相互扶持的关系。其中,“杵”和“臼”是古代捣米用的工具,常用于农事劳动中,象征着平凡但重要的合作关系。后来引申为朋友之间即使身份悬殊,也能真诚相待、患难与共的情谊。
这一成语强调的是:真正的友情不在于外在条件,而在于内心的真诚与理解。它体现了中国传统价值观中对“义气”和“信任”的重视。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杵臼之交 |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 原意 | 指朋友间互相帮助、共同生活的深厚情谊 |
| 引申义 | 形容朋友之间虽身份不同,但情谊深厚、彼此信任 |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描述友情中的真诚、平等与互助 |
| 现代意义 | 强调友情中不应以地位、财富为衡量标准 |
| 文化内涵 | 体现中国传统价值观中对“义”与“信”的重视 |
三、结语
“杵臼之交”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的朋友往往不是那些表面光鲜的人,而是那些在困难时愿意伸出援手、在平淡中依然真诚相待的人。这种情谊,值得我们用心去珍惜和维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