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作者简介】《背影》是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代表作之一,发表于1925年。文章以朴实的语言、细腻的情感描写,讲述了父亲送别儿子时的背影,表达了深厚父子情谊。这篇文章不仅展现了朱自清对家庭亲情的深刻感悟,也体现了他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思想内涵。
一、作者简介总结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和民主战士。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后留学美国,回国后长期在清华大学等高校任教。朱自清的作品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尤其擅长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表达深刻的思想感情。
二、朱自清简要生平表
| 项目 | 内容 |
| 出生日期 | 1898年11月22日 |
| 出生地 | 江苏省扬州市 |
| 原名 | 朱自华 |
| 字 | 佩弦 |
| 教育背景 | 北京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 |
| 主要身份 | 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 |
| 代表作品 | 《背影》《荷塘月色》《匆匆》《春》等 |
| 文学风格 | 清新自然、细腻真挚、富有哲理 |
| 逝世时间 | 1948年8月12日 |
| 逝世地点 | 北京 |
三、《背影》创作背景与意义
《背影》写于1925年,当时朱自清在北京清华大学任教。文章源于他对父亲的一段回忆,尤其是父亲送别时那一个默默的“背影”,深深触动了他的内心。文章通过这一场景,表现了父亲深沉而含蓄的爱,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对家庭伦理的重视。
《背影》虽然篇幅不长,但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成为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之作,至今仍被广泛选入语文教材,影响深远。
四、结语
朱自清用一篇短短的文章,道出了人间最朴素、最动人的情感——父爱。他的文字虽不华丽,却直抵人心,正是这种真实与质朴,使《背影》成为经久不衰的文学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