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起止时间】东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部分。东晋的建立标志着西晋灭亡后,皇室成员南迁,重新建立了政权。了解东晋的起止时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这一历史阶段的背景与意义。
东晋自公元317年建立,至公元420年灭亡,共存在了103年。这段时间内,东晋虽偏安江南,但在文化、艺术、宗教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尤其是佛教的传播和玄学的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东晋起止时间总结
东晋是西晋灭亡后由晋室宗亲在南方建立的政权,其起止时间为 公元317年至420年。这一时期,东晋虽然政治上较为动荡,但经济和文化仍有一定发展,尤其在江南地区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局面。
东晋起止时间一览表
| 项目 | 内容 |
| 建立时间 | 公元317年 |
| 灭亡时间 | 公元420年 |
| 存在时长 | 共103年 |
| 建立者 | 司马睿(晋元帝) |
| 都城 | 建康(今南京) |
| 重要事件 | 北方五胡乱华、衣冠南渡 |
| 历代皇帝 | 晋元帝、晋明帝、晋成帝等 |
| 结束方式 | 被刘裕所取代,建立宋朝 |
东晋的历史虽不如汉唐那样辉煌,但它在中国古代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从东晋开始,中国的政治重心逐渐南移,为后来的南朝奠定了基础。同时,东晋时期的文化交流和思想发展,也为中华文化留下了宝贵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