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知识 > 生活经验 >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的原文及翻译

2025-11-22 01:54:43

问题描述: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的原文及翻译,急哭了!求帮忙看看哪里错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22 01:54:43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的原文及翻译】一、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出自明代宋濂所著《送东阳马生序》。这句话的意思是:向同乡中有德行、有学问的前辈请教,拿着经书去询问疑难问题。它体现了古人尊师重道、虚心求学的精神。

在古代,学习不仅是个人的事情,更是一种与前辈交流、继承智慧的过程。通过“执经叩问”,学子们不仅获取知识,也培养了谦逊和敬重的态度。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值得我们借鉴。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向同乡中有德行、有学问的前辈请教,拿着经书去询问疑难问题。
先达:指有德行、有学问的前辈。 “先达”指的是在道德和学问方面都有成就的人,通常为年长者或地位较高者。
执经:手持经书。 表示带着书籍,表现出对学问的尊重和求知的诚意。
叩问:请教、询问。 指主动提出问题,寻求解答,体现谦虚好学的态度。

三、延伸思考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不仅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对学习态度的一种诠释。在现代社会中,虽然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多元,但“求教”与“请教”的精神仍然不可或缺。无论是向老师、长辈还是同行请教,都是提升自我、拓宽视野的重要方式。

此外,这一行为也强调了“传承”的重要性。知识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一代代人的交流与积累不断丰富和发展。因此,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提问,是每一位学习者应有的品质。

四、结语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不仅是一句古文,更是一种学习态度的象征。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知识的路上,要尊重前辈,虚心请教,才能走得更远、看得更广。无论时代如何变化,这种精神始终值得我们铭记与实践。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