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之无愧成语的意思】“当之无愧”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所获得的荣誉、地位或评价是完全符合其实际表现和贡献的。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名副其实”,即被给予的称号或荣誉与实际能力、成就相匹配。
一、成语释义
| 词语 | 含义 |
| 当 | 应当、应该 |
| 得 | 获得 |
| 誉 | 名誉、声誉 |
| 愧 | 羞愧、惭愧 |
| 当之无愧 | 应该得到某种荣誉或评价,没有丝毫羞愧 |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褒义语境中,表示对一个人或事物的高度认可。
二、出处与用法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后汉书·马援传》:“臣闻先帝欲以臣为大司马,臣不敢当,故辞之。今陛下复欲以臣为大司马,臣虽不才,亦当竭力,岂敢有愧?” |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也可用于口语中,表达对他人成就的认可 |
| 常见搭配 | “当之无愧的英雄”、“当之无愧的荣誉”等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别 | 词语 |
| 近义词 | 名副其实、实至名归、无愧于心 |
| 反义词 | 名不副实、徒有虚名、愧疚难当 |
四、使用示例
1. 他凭借卓越的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当之无愧。
2. 这位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地教书育人,学生们都认为他当之无愧是“最美教师”。
3. 这项工程的负责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当之无愧地赢得了大家的信任。
五、总结
“当之无愧”是一个表达高度认可和肯定的成语,强调荣誉与实际相符,没有虚伪或夸大成分。它不仅适用于个人,也可以用于团队、项目或成果。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合理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说服力。
总结:
“当之无愧”意为“应当得到某种荣誉或评价”,常用于赞美那些真正值得被称赞的人或事。其核心在于“名实相符”,强调真实性和正当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