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知识 > 生活经验 >

此时无声胜有声出自哪里

2025-11-20 11:46:01

问题描述:

此时无声胜有声出自哪里,真的撑不住了,求高手支招!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20 11:46:01

此时无声胜有声出自哪里】“此时无声胜有声”是一句广为流传的诗句,常用于形容在某些特定情境下,沉默比言语更有力量。这句话虽然常见,但它的出处却并不为人所熟知。下面将对这句诗的来源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

一、

“此时无声胜有声”最早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琵琶行》。原句为:“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意思是说,在琵琶声停歇的那一刻,内心的忧愁与情感反而更加深沉,比声音更具有感染力。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被贬江州司马期间创作的,通过描写一位琵琶女的身世和演奏技艺,抒发了自己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诗中“此时无声胜有声”不仅展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以静制动”的哲学思想。

虽然现代人常用这句话来形容某种沉默的氛围或情感的深沉,但在原诗中,它更多地是对音乐意境的描写,而非单纯表达“沉默胜于言语”的哲理。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诗句原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出处 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
作者 白居易(772年-846年)
创作背景 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期间,借琵琶女的遭遇抒发自身情感
诗句含义 在琵琶声停之时,内心的愁绪反而更加强烈,比声音更具感染力
现代用法 常用于形容沉默中的情感或氛围,强调“无声胜有声”的意境
文化意义 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以静制动”“含蓄内敛”的审美观

三、结语

“此时无声胜有声”虽为一句耳熟能详的诗句,但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却值得深入探讨。了解其出处和原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句诗在不同语境下的运用与价值。无论是文学欣赏还是日常表达,这句话都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魅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