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后五险一金怎么自己交】辞职后,很多人会面临“五险一金”断缴的问题。其实,只要了解相关政策和操作流程,个人是可以继续缴纳的。下面是一份详细的总结与表格,帮助你清晰了解辞职后如何自行缴纳五险一金。
一、辞职后五险一金能否继续缴纳?
可以缴纳,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
-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可以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继续缴纳。
- 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一般只能由单位缴纳,个人无法单独参保。
- 住房公积金:可以继续缴纳,但需满足一定条件。
二、具体操作方式
| 项目 | 是否可自行缴纳 | 缴纳方式 | 备注 |
| 养老保险 | ✅ 可以 | 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纳 | 通常按当地最低缴费基数或自主选择比例 |
| 医疗保险 | ✅ 可以 | 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纳 | 部分地区需同时缴纳职工医保或城乡居民医保 |
| 失业保险 | ❌ 不可 | 由单位缴纳 | 个人无法单独参保 |
| 工伤保险 | ❌ 不可 | 由单位缴纳 | 个人无法单独参保 |
| 生育保险 | ❌ 不可 | 由单位缴纳 | 个人无法单独参保 |
| 住房公积金 | ✅ 可以 | 个人账户继续缴纳 | 需与原单位协商转移或重新开户 |
三、如何操作?
1. 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灵活就业)
- 办理地点:当地社保局或通过社保局官网、手机APP(如“国家社保公共服务平台”)进行登记。
- 缴费标准:一般分为不同档次,可以选择最低档或较高档,具体以当地政策为准。
- 缴费周期:按月或按年缴纳,建议连续缴纳,避免影响退休待遇。
2. 住房公积金
- 办理方式:
- 如果有新单位,可以将公积金账户转移到新单位;
- 如果没有新单位,可以申请“个人公积金账户”,继续缴纳。
- 缴存比例:通常为工资的5%-12%,个人和单位各承担一部分,但辞职后只有个人部分可以缴纳。
- 注意事项:部分地区对灵活就业人员缴存公积金有限制,建议提前咨询当地公积金中心。
四、注意事项
- 断缴影响: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断缴可能影响未来领取养老金和报销医疗费用。
- 补缴问题:部分地区允许补缴,但需符合规定时间范围,且可能收取滞纳金。
- 政策变动:各地政策可能存在差异,建议及时关注当地人社局或公积金中心发布的最新通知。
五、总结
辞职后,虽然不能像在职时那样由单位统一缴纳所有五险一金,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仍然可以通过灵活就业方式继续缴纳,住房公积金也可以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继续缴纳。而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则需要单位参与,个人无法单独参保。
如果你打算长期不工作或换工作频繁,建议尽早规划自己的社保和公积金缴纳方式,避免未来出现保障缺失的情况。
如需进一步了解当地政策,建议拨打当地社保局或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咨询电话,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