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知识 > 生活经验 >

侧目文言文意思

2025-11-17 02:03:02

问题描述:

侧目文言文意思,急到抓头发,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7 02:03:02

侧目文言文意思】在古汉语中,“侧目”是一个常见的词语,常用于描述人的目光或态度。它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有时表示“斜视”,有时则带有“敬畏、不敢正视”的意味。为了更清晰地理解“侧目”在文言文中的意义,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其常见用法和解释。

一、

“侧目”一词,在文言文中主要表示“斜视”或“以不正之目看待”。根据上下文的不同,其含义也有所变化:

1. 字面意义:指人的眼睛向侧面看,即“斜视”。这种用法较为直接,多用于描写人物的动作或神态。

2. 引申意义:在某些情况下,“侧目”可以引申为“畏惧、不敢正视”,表达一种心理上的敬重或害怕。

3. 贬义用法:有时也用来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的不满、轻视,带有负面情绪。

在古籍中,“侧目”常用于描述人物之间的关系、情感状态或社会风气。例如在《史记》《汉书》等经典文献中,均有相关用例。

二、表格展示:“侧目”文言文意思详解

用法 含义 示例句子 出处 说明
斜视 用眼睛向侧面看 “左右皆侧目。” 《战国策》 描写众人对某人的关注或惊讶
敬畏 因尊敬或害怕而不敢正视 “百姓闻之,莫不侧目。” 《史记》 表达对贤者的敬仰
轻视 对人或事表示不满或不屑 “人皆侧目而视之。” 《后汉书》 表现对某些行为的不满
嫉妒 因嫉妒而暗中观察 “众皆侧目,心生怨恨。” 《资治通鉴》 描述因嫉妒产生的心理状态

三、结语

“侧目”作为文言文中一个常见的词语,其含义丰富,需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理解。无论是字面意义上的“斜视”,还是引申出的“敬畏”“轻视”等情感色彩,都反映了古人对人际关系和社会现象的细腻观察。了解“侧目”的多种用法,有助于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古代文献。

如需进一步探讨其他文言词汇,欢迎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