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竭我盈繁体】一、內容總結
「彼竭我盈」出自《左傳·莊公十年》中「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這句話的意思是:敵人第一次進攻時士氣高昂,第二次就開始衰弱,第三次則完全耗盡;而我們在敵人氣力耗盡時,自己卻充滿了力量,因此能夠戰勝對方。
在現代語境中,「彼竭我盈」常被用來形容在對抗或競爭中,對方已經力不從心,而自己則處於優勢地位,應當抓住機會取得勝利。此詞語強調的是時機的把握與戰略的運用。
二、關鍵詞解析
| 中文詞語 | 繁體字 | 含義說明 |
| 彼竭 | 彼竭 | 指敵人氣力耗盡 |
| 我盈 | 我盈 | 指自己充滿力量 |
| 一鼓作氣 | 一鼓作氣 | 第一次進攻時的士氣 |
| 再而衰 | 再而衰 | 第二次進攻時士氣減弱 |
| 三而竭 | 三而竭 | 第三次進攻時氣力完全耗盡 |
三、歷史背景與應用
「彼竭我盈」最早見於《左傳》,記載的是春秋時期齊魯兩國之間的長勺之戰。當時齊國出兵攻打魯國,魯莊公準備迎戰。曹劌(guì)建議他不要立即出擊,等到齊軍第三次進攻時才發動反擊,最終大敗齊軍。這一事蹟成為「彼竭我盈」典故的來源。
在現代管理、商業競爭、體育賽事等領域,「彼竭我盈」也被廣泛應用,提醒人們要善於觀察對手狀態,選擇最合適的時機出手,以達到最佳效果。
四、總結
「彼竭我盈」不僅是一句古語,更是一種戰略思維的體現。它告訴我們,在對抗中要懂得等待和觀察,當對方處於劣勢時,正是我們發揮優勢的最佳時機。這種智慧不僅適用於戰爭,也適用於生活中的各個方面。
如需進一步分析該成語在現代社會中的具體應用場景,可根據不同領域進行深入探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