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知识 > 生活经验 >

白杨的写作背景

2025-11-11 14:46:22

问题描述:

白杨的写作背景,这个坑怎么填啊?求大佬带带!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1 14:46:22

白杨的写作背景】《白杨》是现代作家茅盾(沈德鸿)于1941年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作品以象征手法描绘了白杨树的形象,借物抒情,表达了作者对革命精神和民族气节的赞美。文章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思想深度。

一、写作背景总结

《白杨》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当时中国正处于艰苦卓绝的抗战阶段。茅盾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文学家,密切关注国家命运,希望通过文学作品唤起民众的爱国热情与斗争意志。他通过对白杨树的描写,寄托了对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精神的崇敬,也反映了他对祖国未来的希望。

在这一背景下,《白杨》不仅是一篇写景散文,更是一篇充满政治寓意的作品。它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民族精神的思考和对革命理想的追求。

二、写作背景一览表

项目 内容
作者 茅盾(沈德鸿)
创作时间 1941年
时代背景 抗日战争时期
文体 散文
主题思想 赞美白杨树的坚韧品格,象征民族精神与革命意志
创作动机 借物抒情,表达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与希望
语言风格 简洁凝练,富有象征意味
社会影响 激发民众抗战热情,鼓舞士气

三、结语

《白杨》作为一篇经典散文,不仅展现了茅盾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体现了他在特殊历史时期所承担的文化使命。通过白杨树这一意象,他将自然之美与人文精神紧密结合,使作品具有了跨越时代的感染力。今天重读此文,依然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坚定信念与深沉情感。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