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 middot 奕譞的资料】爱新觉罗·奕譞(1840年-1892年),是清朝宗室成员,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之弟,同治帝的生父。他一生经历丰富,身份显赫,在清末政治舞台上占据重要位置。以下是对他的简要总结及详细资料整理。
一、人物简介
爱新觉罗·奕譞,字朴庵,号九思堂主人,生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卒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他是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的弟弟,同治帝的亲生父亲。在清朝晚期,他因与慈禧太后的密切关系而备受关注,曾担任多个重要职务,包括领侍卫内大臣、军机大臣等。
二、主要经历与贡献
| 时间 | 事件 | 备注 |
| 1840年 | 出生 | 道光帝第六子 |
| 1850年 | 咸丰帝即位,封为醇郡王 | 开始参与朝政 |
| 1861年 | 参与辛酉政变,支持慈禧太后 | 成为慈禧的重要盟友 |
| 1867年 | 晋封为醇亲王 | 地位进一步提升 |
| 1873年 | 同治帝亲政,奕譞退居幕后 | 仍掌握实权 |
| 1889年 | 其子载湉(光绪帝)继位 | 作为“摄政王”实际掌控朝政 |
| 1892年 | 去世,谥号“贤” | 葬于清西陵 |
三、家庭背景与影响
- 父: 道光帝(爱新觉罗·旻宁)
- 母: 答兰氏
- 兄: 咸丰帝(爱新觉罗·奕詝)
- 子: 载湉(光绪帝)、载沣(摄政王)
- 女: 嫁给醇亲王府的亲戚,如荣禄之女等
奕譞家族在晚清政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其子载湉成为光绪帝后,使得奕譞成为实际上的“摄政王”,对朝局有深远影响。
四、历史评价
奕譞在清末政局中扮演了复杂角色。一方面,他凭借与慈禧的关系获得权力;另一方面,他也因过于依附慈禧而受到部分士大夫的批评。然而,他在维护皇权稳定、推动改革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他并未直接参与重大改革运动,但其家族在清末的政治动向中始终处于核心位置。
五、总结
爱新觉罗·奕譞是清末一位重要的宗室成员,其地位和影响力不仅源于血统,更在于其政治手腕和与慈禧的关系。他的一生反映了清王朝后期权力结构的复杂性,也体现了皇族内部的权力博弈。虽然他在历史上并非最耀眼的人物,但其作用不容忽视。
注: 本文内容基于史实整理,力求客观准确,避免主观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