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 诚惶诚恐 rdquo 是什么意思】2、原文“‘诚惶诚恐’是什么意思” 生成的原创内容(+表格)
“诚惶诚恐”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表达一种非常谨慎、敬畏和不安的心理状态。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带有较强的礼貌性与谦逊意味。
一、成语释义
“诚”意为实在、确实;“惶”指害怕、惊慌;“恐”表示恐惧、担忧。合起来,“诚惶诚恐”形容人因某种原因而感到非常紧张、害怕,甚至有些不知所措,通常用于面对权威、重要任务或重大事件时的心理状态。
二、出处与用法
该成语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臣虽不敏,然窃闻之,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臣闻古之贤者,以诚敬待人,以谦和处事,故能安身立命,不失其道。今之士人,多务虚名,鲜能自省,诚惶诚恐,不敢妄言。”
现代使用中,“诚惶诚恐”多用于自谦,比如在接受表彰、被委以重任或面对上级时,表达自己的谦逊与不安。
三、常见语境
| 场景 | 使用示例 |
| 工作场合 | “对于这次晋升,我感到诚惶诚恐,深感责任重大。” |
| 学术交流 | “能在这里发言,我诚惶诚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
| 公共演讲 | “面对如此多的听众,我诚惶诚恐,生怕说错话。”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别 | 词语 |
| 近义词 | 惴惴不安、忐忑不安、战战兢兢 |
| 反义词 | 胸有成竹、从容不迫、镇定自若 |
五、注意事项
- “诚惶诚恐”语气较重,使用时需注意场合与对象。
- 不宜用于日常口语,更适合书面或正式场合。
- 避免过度使用,以免显得矫情或不自然。
总结:
“诚惶诚恐”是一个表达内心不安与敬畏情绪的成语,适用于正式场合中的自我谦逊表达。理解其含义与使用场景,有助于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准确地运用这一语言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