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罕说宝原文及译文欣赏】《子罕说宝》是出自《左传》的一则经典故事,讲述了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子罕与献玉人之间的对话。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古代君子的高尚品德,还能领悟到“宝”的真正含义——并非金银珠宝,而是道德与操守。
一、
《子罕说宝》主要讲述的是宋国大夫子罕在面对他人赠送宝玉时,拒绝接受,并强调“宝”的真正价值在于“德”。他指出,如果自己贪图美玉,就会失去内心的安宁和正直的品格。这体现了儒家思想中“重义轻利”的价值观,也反映了古代士人对道德修养的重视。
这一故事虽短,但寓意深远,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人们,在面对诱惑时,应坚守内心的原则,不为外物所动。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 原文 | 译文 | 
| 子罕谓献玉者曰:“子之宝,玉也;吾之宝,仁义也。吾不能以是易彼也。” | 子罕对献玉的人说:“你的宝贝是玉;我的宝贝是仁义。我不能用这个去换取那个。” | 
| 玉,君之所共也,非所以为宝也。 | 玉是君主所共有的东西,并不是用来作为宝贝的。 | 
| 若以与我,皆弃其宝也。 | 如果你把它给我,那我们就都失去了各自的宝贝。 | 
| 吾闻之:‘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 我听说:“用德来回报德,用正直来对待怨恨。” | 
三、感悟与启示
1. “宝”不仅是物质,更是精神
子罕认为,真正的“宝”是仁义和道德,而不是金银珠宝。这种观念在今天依然值得借鉴,提醒我们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更要注重内在修养。
2. 拒绝诱惑,坚守本心
面对送玉之人,子罕没有因利益而动摇,而是坚持了自己的原则。这体现了一个人的定力与人格魅力。
3. 以德服人,树立榜样
子罕的行为不仅赢得了他人的尊重,也为后人树立了道德典范。他的选择说明,真正的高贵来自内心的坚定与善良。
四、结语
《子罕说宝》虽篇幅简短,却蕴含深刻的哲理。它告诉我们:真正的财富不是外在的珍宝,而是内心的道德与操守。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更需要像子罕一样,守住自己的“宝”,做一个有德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