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是一部什么体史书】《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一部非常重要的历史著作,由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这部书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对后世的历史研究和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涵盖从战国至五代共1362年的历史。它以“资于治道”为宗旨,旨在通过历史的兴衰成败,为统治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该书采用编年体例,按时间顺序记录重大历史事件,内容详实、条理清晰,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其语言简练、文笔流畅,是古代史学与文学结合的典范之作。
此外,《资治通鉴》在编写过程中注重史实考据,力求客观公正,虽有一定程度的主观评价,但整体上仍保持了较高的历史真实性。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书名 | 资治通鉴 | 
| 作者 | 司马光(主编) | 
| 成书年代 | 北宋(1066年—1084年) | 
| 体例 | 编年体通史 | 
| 记载范围 | 战国至五代(公元前403年—公元959年) | 
| 总卷数 | 294卷 | 
| 核心目的 |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 
| 特点 | 详实、系统、条理清晰;语言简练,文笔优美 | 
| 历史地位 | 中国古代史学巨著,与《史记》并称“史学双璧” | 
| 影响 | 对后世史学、政治、文学均有深远影响 | 
三、结语
《资治通鉴》不仅是一部历史书,更是一部“治国之书”。它通过系统梳理历史,帮助人们理解国家治理的规律,体现了中国古代史学“以史为鉴”的传统精神。无论是学者还是普通读者,都能从中获得深刻的历史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