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原文及翻译】一、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出自《诗经·大雅·文王有声》中的诗句,后被曹操在《短歌行》中引用,用以表达自己求贤若渴、广纳人才的心志。这句话的意思是:周公为了接待贤才,连吃饭都顾不上,吐出口中的食物来迎接宾客,因此天下的贤士都愿意归附于他。
这一典故不仅体现了周公礼贤下士的精神,也反映了古代君主重视人才、以德服人的治国理念。在现代语境中,“周公吐哺”常被用来形容领导者对人才的重视与尊重。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 周公为了接待贤才,连吃饭都来不及吃完就吐出来,天下的人们都心甘情愿地归附于他。 |
| 周公摄政,一年而致太平,三年而天下大定。 | 周公辅佐成王,一年就实现了国家的安定,三年之后天下大治。 |
| 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 | 君子有美酒,邀请宾客一起宴饮欢乐。 |
| 燕及皇天,克明其德。 | 宴会延及上天,能够彰显他的美德。 |
| 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 百姓秉持着常理,喜爱美好的品德。 |
> 注:以上部分为《诗经·大雅·文王有声》的节选内容,而非完整篇目。
三、延伸理解
“周公吐哺”不仅是历史上的一个典故,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强调了领导者应当具备谦逊、勤政和重才的态度。在现代社会,这种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企业管理、团队建设以及领导力培养中,如何吸引并留住人才,成为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四、结语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不仅是一句古文,更是中华文化中重视人才、崇尚德治的体现。通过了解这句古语的出处、含义及其现实意义,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古人治国理政的智慧,并将其应用于现代生活与工作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