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孙未解供耕织】一、
“童孙未解供耕织”出自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原诗为:
> 昼出耘田夜绩麻,
> 村庄儿女各当家。
> 童孙未解供耕织,
> 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首诗描绘了农村生活的繁忙景象,尤其是儿童虽尚年幼,却也在模仿大人劳作的情景。诗人通过这一细节,表达了对乡村生活和劳动人民的赞美与同情。
“童孙未解供耕织”一句,意指孩子们还不懂得如何参与耕田和纺织这样的体力劳动,但他们已经开始在田间地头学习、模仿大人的工作。这种“学种瓜”的行为,体现了农村孩子从小耳濡目染的劳动意识,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劳动教育的重视。
二、信息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诗句出处 |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
| 作者 | 范成大(南宋) |
| 诗句原文 |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
| 诗句含义 | 孩子们虽然还不会耕田织布,但已经在学习种瓜 |
| 诗歌背景 | 描写农村日常劳作,表现农民勤劳朴实的生活 |
| 诗歌主题 | 劳动之美、乡村生活、儿童成长 |
| 文化意义 | 反映古代农村的教育方式和劳动观念 |
| 语言风格 | 白描手法,质朴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
三、结语:
“童孙未解供耕织”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生活的写照。它让我们看到,在那个没有现代教育体系的时代,孩子们是如何在田间地头中成长的。他们的学习方式简单而真实,是对自然与劳动最直接的体验。这种朴素的教育方式,至今仍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