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人逃暑文言文原文】《郑人逃暑》是出自《列子·说符》中的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郑国人因为怕热而不断更换住所,结果反而更加炎热的故事。文章通过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顾表面应付的人。
一、原文内容
郑人逃暑
郑人有好暑者,夏则避暑于林,冬则避寒于室。其妻曰:“君之避暑也,不若以时而处。”郑人曰:“吾欲避暑,安得而不避?”妻曰:“夫暑也,非可避也,惟居之得其时耳。”郑人不悦,遂徙其家于山,以为山间凉。然山间多风,反苦其寒。又徙于水滨,以为水气凉。然水滨多湿,复苦其燥。卒无所适,乃叹曰:“吾何以避暑哉?”
二、
这篇寓言通过郑人不断逃避炎热的行为,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逃避问题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只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和时机,才能真正应对困难。郑人一次次更换环境,却始终无法摆脱炎热,最终陷入困境。这反映了人们在面对问题时,常常选择“逃避”而非“应对”,从而导致问题的持续存在甚至恶化。
三、关键信息对比表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列子·说符》 |
| 作者 | 列御寇(传说为战国时期道家学者) |
| 主题 | 讽刺逃避问题、不从根本解决的行为 |
| 主要人物 | 郑人及其妻子 |
| 情节概要 | 郑人因怕热不断换地方,但始终无法真正避暑 |
| 寓意 | 不应逃避问题,而应正视并寻找合适的解决方式 |
| 语言风格 | 简洁明了,富有哲理 |
四、延伸思考
《郑人逃暑》虽然篇幅短小,但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它提醒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不应一味地寻找“捷径”或“退路”,而是要冷静分析问题的本质,采取有效措施去应对。正如文中所言,“暑也,非可避也,惟居之得其时耳”,真正的智慧在于懂得如何适应环境,而不是逃避环境。
结语:
《郑人逃暑》是一则值得深思的寓言,它不仅展现了古代先贤的智慧,也为现代人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中,学会“正视问题、合理应对”比“盲目逃避”更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