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窥园是什么意思】“目不窥园”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汉书·董仲舒传》:“三年不窥园,其学甚专。”原意是指读书专心致志,连院子里的景色都不看一眼,形容人读书非常专注,不被外界干扰。后来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学习或工作时非常投入,心无旁骛。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目不窥园 |
出处 | 《汉书·董仲舒传》 |
原意 | 三年不看园中景色,形容读书专心 |
现代用法 | 形容人学习或工作专注,不被外界干扰 |
近义词 | 孜孜不倦、专心致志、埋头苦干 |
反义词 | 心不在焉、三心二意、分心旁骛 |
二、成语解析
“目不窥园”中的“窥”是“偷看、看”的意思,“园”指庭院、花园。古人读书时,如果专注于学习,就不会去留意窗外的风景,甚至一年到头都不出去看看院子,以此来体现其专注和勤奋。
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专注力和毅力,在现代语境中,它常用于表扬那些在学习或工作中非常投入的人,尤其是在面对困难或诱惑时仍能坚持到底的态度。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学习环境 | 他每天都在图书馆学习,目不窥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
工作状态 | 这个项目她处理得非常细致,目不窥园,几乎没有出错。 |
比喻他人 | 他的研究精神令人敬佩,真是目不窥园,潜心钻研。 |
四、拓展知识
- 出处故事:董仲舒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他在学习期间非常刻苦,三年间不曾离开书房,更不用说去看院外的景色了。
- 文化内涵: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代文人的治学态度,也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静心求学”的推崇。
五、总结
“目不窥园”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强调的是专注与坚持。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这种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只有心无旁骛地投入,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