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行不义必自毙意思】“多行不义必自毙”是一句出自《左传》的经典成语,意思是:如果一个人做了很多不义之事,最终一定会自取灭亡。这句话强调了道德行为的重要性,也表达了对作恶者的警示。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含义 |
多行 | 经常做、多次做 |
不义 | 不合道义、违背正义的行为 |
必 | 一定 |
自毙 | 自己死亡、自取灭亡 |
二、出处与背景
- 出处:《左传·隐公元年》
- 原文:“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 背景:此语出自郑庄公与其弟共叔段之间的争权故事。郑庄公认为共叔段屡次违礼僭越,行为不义,终将自取灭亡,因此劝弟弟耐心等待时机。
三、含义总结
“多行不义必自毙”强调的是:
1. 善恶有报:作恶多端的人,迟早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2. 道德自律:人应遵守道德规范,避免走上邪路。
3. 因果循环:行为的后果终将显现,不可侥幸逃脱。
四、现代应用
场景 | 应用举例 |
个人生活 | 做事不讲诚信、欺骗他人,最终会被朋友疏远或失去信任。 |
职场管理 | 管理者若长期压制员工、滥用职权,终将引发不满甚至离职潮。 |
社会现象 | 腐败官员因贪污受贿被查处,正是“多行不义必自毙”的体现。 |
五、相关名言对比
名言 | 出处 | 含义 |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 《老子》 | 天道公平,恶人终将受到惩罚。 |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 民间谚语 | 行善得福,作恶遭殃。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论语》 | 未考虑长远后果,会导致眼前问题。 |
六、总结
“多行不义必自毙”不仅是古人对人性和命运的深刻洞察,也是现代社会中值得深思的处世之道。它提醒我们:做人要正直、守法、讲信用,远离不义之举,才能赢得尊重与长久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