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知识 > 生活经验 >

拟话本词语意思

2025-09-26 04:52:58

问题描述:

拟话本词语意思,跪求万能的网友,帮帮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6 04:52:58

拟话本词语意思】“拟话本”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种特殊的文体,源于宋代的“话本”,是文人模仿民间说书艺术创作的一种小说形式。它在内容上多以市井生活、爱情故事、历史传说等为主题,语言通俗易懂,结构紧凑,具有较强的叙事性和娱乐性。为了更好地理解“拟话本”的特点和相关词语的含义,以下是对“拟话本”相关词语的总结与解释。

一、拟话本相关词语解释()

1. 话本:起源于宋代,是一种以口头讲述为主的文学形式,常用于说书艺人表演,内容多为故事、传奇、历史等,语言通俗,情节生动。

2. 拟话本:指文人仿照“话本”形式创作的小说,虽模仿其风格,但更注重文学性与思想性,常见于明清时期。

3. 说话人:即说书人,是讲演“话本”的艺人,负责讲述故事,具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现场感染力。

4. 入话:指故事开始前的引子,用以吸引听众注意,有时也用来交代背景或点明主题。

5. 正话:即故事的主体部分,是“话本”中最重要、最精彩的内容,通常包含完整的情节发展。

6. 结话:故事的结尾部分,常用于总结、评论或留下余韵,增强故事的感染力。

7. 白话:指口语化的语言,与文言相对,是“话本”和“拟话本”中常用的语言形式,便于传播和理解。

8. 章回体:虽然“话本”本身不一定是章回体,但“拟话本”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吸收了章回体的结构,形成分章回叙述的方式。

9. 人物形象:指作品中塑造的人物性格、行为、语言等特征,是故事成败的关键之一。

10. 情节结构:指故事的发展脉络,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部分,是“拟话本”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拟话本词语一览表

词语 含义说明
话本 宋代民间说书艺人的讲稿,内容多为故事、传说,语言通俗,结构简单。
拟话本 文人模仿“话本”创作的小说,兼具文学性与通俗性,流行于明清时期。
说话人 说书艺人,负责讲述“话本”内容,具有较强的语言表现力。
入话 故事开头的引子,用于引入主题或吸引听众注意力。
正话 故事的主体部分,包含主要情节和人物活动。
结话 故事结尾,常用于总结或引发思考,增强故事的完整性。
白话 口语化的语言形式,区别于文言,适合大众阅读和传播。
章回体 分章节回目的小说结构,常见于长篇小说,也被“拟话本”所借鉴。
人物形象 作品中塑造的角色性格、行为及语言特征,影响读者对故事的理解与共鸣。
情节结构 故事发展的整体安排,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部分,决定故事的完整性。

通过以上总结与表格,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拟话本”及其相关词语的基本含义和使用方式。这些词语不仅反映了“拟话本”文体的特点,也为研究中国古代小说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