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跋扈的意思】“飞扬跋扈”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的行为举止傲慢、放纵、不守规矩。这个成语虽然字面看起来有些粗犷,但在实际使用中,往往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
一、词语解析
- 飞扬:意为高飞、飘扬,引申为行为放纵、不受约束。
- 跋扈:原指蛮横、专横,后引申为态度傲慢、不讲理。
结合起来,“飞扬跋扈”形容一个人性格张扬、行为霸道、不拘小节,甚至有点目中无人的意味。
二、出处与用法
该成语最早见于《史记·项羽本纪》,用来形容项羽的性格和行为。后来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描写人物性格时,常用来强调其桀骜不驯、难以驾驭的特点。
常见用法包括:
- 他年纪轻轻就飞扬跋扈,惹了不少麻烦。
- 这个老板做事一向飞扬跋扈,员工都不敢轻易得罪他。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傲慢无礼、骄横跋扈、目中无人 |
反义词 | 谦虚谨慎、温顺听话、低调内敛 |
四、总结
“飞扬跋扈”是一个带有明显贬义色彩的成语,主要用来形容人性格张扬、行为霸道、不守规矩。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人被说成“飞扬跋扈”,通常意味着他在言行上缺乏分寸,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或不满。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飞扬跋扈 |
拼音 | fēi yáng bá hù |
释义 | 形容人性格张扬、行为霸道、不守规矩 |
出处 | 《史记·项羽本纪》 |
用法 | 多用于贬义,形容人傲慢、专横 |
近义词 | 傲慢无礼、骄横跋扈、目中无人 |
反义词 | 谦虚谨慎、温顺听话、低调内敛 |
如需在写作或口语中使用“飞扬跋扈”,建议根据具体语境判断是否适合,避免因语气过重而造成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