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计的计名都有哪些】在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中,“三十六计”是一部极具影响力的兵法著作,其内容源于《孙子兵法》及历代战争经验的总结。三十六计不仅在古代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广泛应用于现代商业、政治、人际交往等多个领域。它以巧妙的策略和丰富的智慧著称,每一条计策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三十六计,下面将对“36计”的计名进行系统梳理,并以表格形式呈现,方便读者查阅与记忆。
一、三十六计概述
三十六计是古代兵法中的经典策略体系,共分为六大部分: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每一类计策针对不同的战场情境,适用于不同阶段的战争或竞争环境。这些计策不仅强调战术上的灵活运用,更注重心理战、信息战和谋略战的结合。
二、三十六计计名一览表
序号 | 计名 | 所属类别 | 简要说明 |
1 | 走为上计 | 败战计 | 在劣势时选择撤退,保存实力,等待时机。 |
2 | 围魏救赵 | 攻战计 | 通过攻击敌人的后方或盟友来解围。 |
3 | 借刀杀人 | 敌战计 | 利用第三方力量打击敌人,避免直接冲突。 |
4 | 以逸待劳 | 胜战计 | 保持己方体力,等待敌人疲惫后再出击。 |
5 | 乘虚而入 | 混战计 | 抓住敌人内部空隙,迅速进攻。 |
6 | 声东击西 | 攻战计 | 表面行动与实际目标不一致,迷惑敌人。 |
7 | 无中生有 | 混战计 | 制造假象,使敌人误判形势。 |
8 | 顺势而为 | 并战计 | 根据局势发展,顺势而动,避免逆势而行。 |
9 | 金蝉脱壳 | 败战计 | 以假象迷惑敌人,实现战略转移。 |
10 | 欲擒故纵 | 敌战计 | 先放松控制,再一举擒获敌人。 |
11 | 借尸还魂 | 胜战计 | 利用已失败的资源或影响力重新发挥作用。 |
12 | 调虎离山 | 攻战计 | 引诱敌人离开原地,便于攻击。 |
13 | 空城计 | 败战计 | 在兵力不足时,以空虚状态震慑敌人。 |
14 | 苦肉计 | 敌战计 | 自残或假装受苦,博取敌方信任。 |
15 | 连环计 | 混战计 | 多个计策连贯使用,层层递进。 |
16 | 起死回生 | 胜战计 | 在绝境中找到转机,重获生机。 |
17 | 釜底抽薪 | 攻战计 | 直接切断敌人的根本来源。 |
18 | 暗度陈仓 | 攻战计 | 表面上做一件事,实际上另有目的。 |
19 | 指桑骂槐 | 混战计 | 借题发挥,表面上批评某人,实则警示他人。 |
20 | 顺手牵羊 | 胜战计 | 在有利条件下,趁势获取小利。 |
21 | 隔岸观火 | 混战计 | 不参与争斗,观察局势变化。 |
22 | 笑里藏刀 | 敌战计 | 表面友好,实则暗藏杀机。 |
23 | 李代桃僵 | 败战计 | 用一个代价换取另一个更大的利益。 |
24 | 贼喊捉贼 | 混战计 | 反向制造混乱,混淆视听。 |
25 | 假道伐虢 | 攻战计 | 借口经过对方领地,实则图谋其地。 |
26 | 偷梁换柱 | 混战计 | 暗中替换关键要素,改变局势。 |
27 | 欲盖弥彰 | 敌战计 | 想掩盖真相,反而暴露更多。 |
28 | 拾人牙慧 | 胜战计 | 借鉴他人智慧,加以利用。 |
29 | 声言夺气 | 混战计 | 通过言论打击敌人士气。 |
30 | 破绽百出 | 败战计 | 显示自身弱点,引诱敌人进攻。 |
31 | 疑兵之计 | 攻战计 | 用假情报迷惑敌人。 |
32 | 空中楼阁 | 胜战计 | 建立虚假优势,让敌人误判。 |
33 | 柳暗花明 | 胜战计 | 在困境中发现新的出路。 |
34 | 临阵磨枪 | 败战计 | 在关键时刻临时准备,应急应对。 |
35 | 背水一战 | 攻战计 | 在绝境中奋力一搏。 |
36 | 以卵击石 | 败战计 | 以弱抗强,注定失败。 |
三、结语
三十六计不仅是古代军事智慧的结晶,更是现代人处理复杂问题的重要参考。无论是商战、谈判还是日常决策,掌握这些计策都能帮助我们在关键时刻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希望本文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了解三十六计的内容与含义,提升你的策略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