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柱字的成语有哪些】在汉语中,“柱”是一个常见的汉字,常用来表示支撑、支柱等含义。虽然“柱”字在成语中并不如“山”、“水”等字那样频繁出现,但仍然有一些带有“柱”字的成语,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重要地位、坚固性或支撑作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带“柱”字的成语,并附上简要解释和出处。
一、
在汉语成语中,带有“柱”字的成语数量不多,但每一个都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和使用价值。这些成语多用于比喻重要的支持力量、稳固的基础或关键人物。例如,“中流砥柱”形容在关键时刻起重要作用的人或事物;“独木难支”则强调单靠一个力量难以维持局面。了解这些成语不仅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加深对中华文化中“支撑”与“稳定”概念的理解。
二、带“柱”字的成语汇总表
成语 | 拼音 | 含义解释 | 出处/用法 |
中流砥柱 | zhōng liú dǐ zhù | 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 | 出自《晋书·王坦之传》 |
独木难支 | dú mù nán zhī | 一根木头难以支撑房屋,比喻一个人力量有限。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 |
一柱擎天 | yī zhù qíng tiān | 比喻顶天立地、支撑大局的人或事。 | 出自《宋史·张商英传》 |
金柱玉阶 | jīn zhù yù jiē | 形容宫殿建筑豪华气派。 | 多见于古代文学作品 |
车载斗量 | chē zài dòu liàng | 原指车装满斗盛,形容数量极多。 | 出自《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 |
高楼大厦 | gāo lóu dà shà | 高大的楼房,比喻繁华的城市或现代建筑。 | 多用于描述城市景观或经济实力 |
东扶西倒 | dōng fú xī dǎo | 比喻无法维持稳定,朝令夕改。 | 出自《资治通鉴·唐纪》 |
三、结语
虽然“柱”字在成语中并不常见,但其象征意义深远,常用来表达支撑、稳固、关键等概念。通过了解这些成语,我们不仅能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也能更深入地理解汉语文化的内涵。在日常交流或写作中,适当运用这些成语,可以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