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办经济责任审计规】在当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项重要的监督制度,对于规范领导干部履职行为、防范财政风险、提升行政效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的通知》(以下简称“两办经济责任审计规”),进一步明确了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范围、程序及责任追究等内容。
一、总结内容
“两办经济责任审计规”是中央两办联合发布的指导性文件,旨在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监督,确保其依法依规履行职责。该规定涵盖了审计对象、审计内容、审计程序、结果运用等多个方面,为各级审计机关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提供了制度依据。
1. 审计对象:包括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的主要领导干部,以及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
2. 审计主要包括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经济决策、财政收支、资产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的情况。
3. 审计程序:包括制定计划、实施审计、撰写报告、反馈意见、整改落实等环节。
4. 结果运用:审计结果将作为干部考核、奖惩、任免的重要参考依据,并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部门联动。
5. 责任追究:对存在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的领导干部,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该规定强调了“权责一致”的原则,既是对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监督,也是对其履职尽责的保障。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文件名称 | 《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简称“两办经济责任审计规”) |
发布单位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
实施时间 | 根据通知要求,各地各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实施 |
审计对象 | 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主要领导干部;国有企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 |
审计内容 | 经济决策、财政收支、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政策执行等 |
审计程序 | 制定计划 → 实施审计 → 撰写报告 → 反馈意见 → 整改落实 |
结果运用 | 作为干部考核、奖惩、任免依据,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部门联动 |
责任追究 | 对重大违纪违法行为依法依规处理 |
核心理念 | 权责一致、依法审计、强化监督、促进发展 |
三、结语
“两办经济责任审计规”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干部监督管理的重要制度安排。通过科学规范的审计机制,不仅能够有效防范经济领域的风险隐患,也能够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法治观念。未来,随着审计工作的不断深化,该规定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为构建更加廉洁高效的治理体系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