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奘的名人小档案】唐玄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高僧、翻译家和旅行家,他以西行取经的壮举闻名于世,不仅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也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他的事迹被后人广泛传颂,并在文学、影视作品中多次被演绎。以下是对唐玄奘的简要总结及详细信息表格。
一、人物简介()
唐玄奘,俗姓陈,名祎,字玄奘,法号“三藏法师”,生于隋朝末年(约公元596年),卒于唐朝(公元664年)。他自幼聪慧,早年出家为僧,因对佛经的深奥与分歧感到困惑,决心前往印度求取真经。贞观三年(629年),他孤身一人踏上西行之路,历经艰险,穿越丝绸之路,最终抵达印度那烂陀寺,学习佛法多年,后携带大量佛经返回长安。回国后,他主持翻译佛经,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他的经历被弟子记录成《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古代中亚和南亚的重要史料。
二、唐玄奘名人小档案(表格形式)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陈祎(法名:玄奘) |
字 | 玄奘 |
出生年份 | 约公元596年 |
卒年 | 公元664年 |
出生地 | 河南偃师(今河南省偃师市) |
朝代 | 隋末唐初 |
身份 | 高僧、翻译家、旅行家、佛教学者 |
主要成就 | 西行取经、翻译佛经、撰写《大唐西域记》 |
西行时间 | 贞观三年(629年)出发,贞观十九年(645年)回国 |
西行路线 | 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新疆、帕米尔高原,进入印度 |
学习地点 | 印度那烂陀寺 |
翻译成果 | 译出75部佛经,共计1335卷 |
代表著作 | 《大唐西域记》、《大般若经》等 |
影响 | 推动佛教发展,促进中印文化交流 |
后世评价 | 被尊为“大慈恩寺”主持,被誉为“东方文化使者” |
三、结语
唐玄奘不仅是佛教史上的重要人物,更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者和探险家。他的精神体现了不畏艰难、追求真理的信念,至今仍激励着无数人探索未知、追求知识。通过他的故事,我们不仅能了解古代中印交流的历史,也能感受到一位伟大僧侣的智慧与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