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跳如雷的意思及造句】“暴跳如雷”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非常愤怒、情绪激动到极点的状态。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在极度愤怒时的反应,常用于描述因不满、受委屈或被激怒而情绪失控的情景。
一、成语解释
词语 | 暴跳如雷 |
拼音 | bào tiào rú léi |
释义 | 形容人大发雷霆,非常愤怒,情绪极度激动。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若夫暴跳如雷,愤气填胸。” |
用法 | 作谓语、定语、状语;多用于书面语中。 |
近义词 | 怒火中烧、怒不可遏、勃然大怒 |
反义词 | 心平气和、镇定自若、心如止水 |
二、使用场景与例句
“暴跳如雷”通常用于描写人物在受到不公待遇、被误解或遇到突发状况时的强烈情绪反应。以下是一些典型例句:
例句 | 解析 |
他看到自己的努力被无视,顿时暴跳如雷。 | 表现他对不被认可的愤怒情绪。 |
她听到这个消息后,暴跳如雷,差点把杯子摔在地上。 | 描绘出她情绪失控的瞬间。 |
老师一进教室,就发现作业没交,顿时暴跳如雷。 | 展现老师对学生的不满和生气。 |
面对无理取闹的顾客,店员也忍不住暴跳如雷。 | 表示工作人员在压力下的情绪爆发。 |
三、使用建议
- 适用场合:适用于描写人物情绪激烈、愤怒至极的场景,尤其适合文学作品、新闻报道或日常对话中的情绪表达。
- 避免滥用:虽然“暴跳如雷”形象生动,但不宜频繁使用,否则会削弱其表现力。
- 搭配得当:可与“怒火中烧”、“气急败坏”等词搭配使用,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四、总结
“暴跳如雷”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能够生动地刻画人物在极端愤怒状态下的行为和情绪。在写作中合理运用该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画面感。同时,要注意语境的适配性,避免过度使用或误用,以保持语言的自然与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