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古代事例】“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出自《礼记·大学》,意指如果能够把握住大的方向或根本,就能够兼顾到小的细节或次要部分。这一思想在古代历史中有着丰富的体现,许多政治家、军事家和文人学者都通过实践展现了这种以大驭小、统筹全局的智慧。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古代事例,展示了“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的思想在实际中的应用:
一、
在中国古代,许多杰出人物在处理国家大事、治理天下时,往往注重从大局出发,抓住关键问题,从而带动整体发展。他们不仅关注眼前的事务,更重视长远的战略布局。这种思维方式不仅体现在政治和军事上,也广泛存在于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通过这些事例可以看出,“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不仅是治国理政的智慧,也是一种人生处世的哲学。
二、古代事例汇总表
| 事例名称 | 人物 | 背景简述 | 如何体现“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 | 结果 |
| 商鞅变法 | 商鞅 | 秦国在战国时期积贫积弱,商鞅提出变法以强秦 | 抓住国家制度和法律的根本改革,推动经济、军事、社会全面变革 | 秦国迅速崛起,为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
| 刘邦统一天下 | 刘邦 | 楚汉战争时期,刘邦与项羽争天下 | 立足于民心、战略选择和人才使用,不拘泥于一时一地的胜负 | 最终击败项羽,建立汉朝 |
| 韩信用兵 | 韩信 | 汉初名将,助刘邦击败项羽 | 在战役中善于把握战场大局,灵活运用战术 | 多次以少胜多,成为一代名将 |
| 张骞出使西域 | 张骞 | 汉武帝时期,为联合大月氏对抗匈奴 | 以外交手段拓展国家影响力,打开丝绸之路 | 促进东西方交流,增强汉朝国际地位 |
| 司马迁著《史记》 | 司马迁 | 西汉史学家,受宫刑后坚持著书 | 以宏观视角记录历史,涵盖人物、事件、文化等 | 成为后世史学经典,影响深远 |
三、结语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不仅是古代政治家的治国之道,也是历代文人志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理念。通过上述事例可以看出,真正的智者往往能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抓住核心,从而实现以小见大、以大带小的效果。这种思维方式至今仍对现代管理、个人成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