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泊明志宁静致远是什么意思】“澹泊明志,宁静致远”是一句源自中国古代的格言,常被用来表达一种淡泊名利、专心致志、追求长远目标的人生态度。这句话最早出自诸葛亮《诫子书》中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是:只有淡泊名利,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只有内心宁静,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一、词语解释
| 词语 | 含义 |
| 澹泊 | 指淡泊名利、不为外物所动的心境。 |
| 明志 | 明确志向、坚定目标。 |
| 宁静 | 内心平静、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 |
| 致远 | 实现远大的理想或目标。 |
二、出处与背景
“澹泊明志,宁静致远”最早见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诫子书》。在这篇家书中,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告诫他要注重修身养德、淡泊名利,唯有内心宁静,才能成就大业。
原文如下:
>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句话强调了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先具备内心的宁静和对名利的淡泊。
三、现代意义
在现代社会,“澹泊明志,宁静致远”被广泛应用于个人修养、职场发展、教育理念等方面,主要传达以下几点思想:
1. 淡泊名利:不被物质欲望所左右,保持内心的平和。
2. 专注目标:不被外界干扰,专注于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3. 持之以恒:只有坚持内心的宁静,才能走得更远。
四、总结对比表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诫子书》(诸葛亮) |
| 原文 |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 字面含义 | 淡泊名利才能明确志向,内心宁静才能实现远大目标 |
| 现代应用 | 用于修身、学习、工作、人生规划等 |
| 核心思想 | 强调内在修养与目标导向的重要性 |
五、结语
“澹泊明志,宁静致远”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智慧。它提醒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清明与坚定,才能走得更远、看得更清。无论是在个人成长还是事业发展中,这八个字都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