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且偷安是什么意思啊】“苟且偷安”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面对困难或危险时,选择暂时妥协、不思进取,只求眼前安稳的状态。这个成语带有较强的贬义,强调的是缺乏远见和责任感。
一、成语释义
苟且偷安:指只顾眼前的安逸,不顾长远的后果;在困难面前不积极应对,而是选择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的态度。
- 苟且:指勉强维持现状,不求上进。
- 偷安:指趁机享受安逸,逃避责任。
二、成语出处
该成语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虽然没有直接出现“苟且偷安”,但其思想与之相近。后来在《后汉书·王符传》中也有类似表达:“苟且偷安,不思进取。”
三、用法与语境
| 使用场景 | 示例句子 |
| 批评人缺乏进取心 | 他总是苟且偷安,不愿承担更多责任。 |
| 描述社会现象 | 当前社会中,有些人为了眼前利益而苟且偷安。 |
| 历史评价 | 古代一些统治者因苟且偷安而导致国家衰败。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别 | 成语 |
| 近义词 | 得过且过、敷衍了事、贪图安逸 |
| 反义词 | 奋发图强、迎难而上、未雨绸缪 |
五、总结
“苟且偷安”是一个具有强烈批评意味的成语,用于描述那些在困境中选择暂时逃避、不求进步的人或行为。它提醒人们要具备长远眼光和责任感,不能只满足于表面的安稳。在生活中,我们应当避免这种心态,积极面对挑战,追求更好的未来。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苟且偷安 |
| 含义 | 指只顾眼前安逸,不思进取 |
| 出处 | 《左传》《后汉书》等文献中体现类似思想 |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反思或历史评价 |
| 近义词 | 得过且过、敷衍了事 |
| 反义词 | 奋发图强、迎难而上 |
通过了解“苟且偷安”的含义及其使用场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警惕,避免陷入消极的心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