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的意思该句原文及翻译】一、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在与梁惠王对话中提出的重要治国理念之一。这句话强调了合理安排农时、保障农民生产的重要性,认为只要给予百姓适当的耕种时间,即使是几口人的家庭也能免于饥饿,从而实现社会的安定与富足。
本句体现了儒家“仁政”思想的核心,主张以民为本,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来实现国家治理的目标。为了便于理解,以下将提供原文、现代翻译以及相关内容的整理分析。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现代翻译 |
|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 不要抢夺农耕的时节,让百亩的田地得以按时耕种,几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 |
三、背景与含义解析
此句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通过列举农业生产的各项要素,说明只有在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的情况下,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国家也才能长治久安。
- “百亩之田”:指一定的耕地面积,象征着合理的土地分配。
- “勿夺其时”:不要干扰农时,即不要在播种或收获的关键时期征用劳动力或占用土地。
- “数口之家”:指普通的家庭,人数不多。
- “可以无饥矣”:能够保证基本的生活需求,不至于挨饿。
四、现实意义
孟子的这段话虽然诞生于两千多年前,但其思想对现代社会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 重视农业发展:农业是国家的基础,只有保障粮食安全,才能实现社会稳定。
2. 尊重自然规律:农事有其周期性,不能随意干预,否则会影响收成。
3. 关注民生福祉:政府应从百姓的实际生活出发,制定合理的政策,保障基本生存权。
五、结语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不仅是古代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今天社会治理中值得借鉴的思想资源。它提醒我们,真正的仁政,应从最基础的民生问题入手,做到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方能实现长久的和平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