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雷贯耳的意思】“如雷贯耳”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名声非常大,以至于让人一听就知道。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名声之大,如同雷声一样响亮,穿透耳朵,令人印象深刻。
一、成语释义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如雷贯耳 |
| 拼音 | rú léi guàn ěr |
| 出处 | 出自《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郡刘桢公干,……虽非一时之人,然皆有异才,其声名如雷贯耳。” |
| 释义 | 形容人的名声极大,使人一听便知,犹如雷声般震撼人心。 |
| 用法 | 多用于赞美他人或某事的声望极高,常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 |
| 近义词 | 名扬天下、声名远播、赫赫有名 |
| 反义词 | 默默无闻、鲜为人知、籍籍无名 |
二、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示例句子 |
| 赞美他人 | “他是一位如雷贯耳的科学家,为人类科技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
| 描述事件 | “这次活动的影响力如雷贯耳,吸引了全国的关注。” |
| 表达敬佩 | “我对这位艺术家如雷贯耳,一直很仰慕他的作品。” |
三、注意事项
1. 适用对象:多用于对人或事物的正面评价,不适合用于贬义或讽刺。
2. 语气庄重:该成语具有一定的正式感,适合在较为正式的场合或文章中使用。
3. 避免滥用:虽然表达能力强,但过度使用会削弱其感染力,建议适度使用。
四、总结
“如雷贯耳”是一个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的成语,用来形容名声极盛、人人皆知的状态。它不仅展现了语言的美感,也体现了中文成语在表达上的独特魅力。在实际使用中,应注意语境和语气,以确保表达准确、得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