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黔驴技穷出自哪里】“黔驴技穷”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遇到困难时,所有的办法都用完了,只剩下最后一点手段。这个成语不仅形象生动,还蕴含着深刻的道理。那么,“黔驴技穷”究竟出自哪里?下面我们通过总结和表格的形式来详细说明。
一、
“黔驴技穷”出自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寓言《三戒》之一《黔之驴》。该文以寓言的形式,讲述了一头来自贵州的驴被老虎试探、最终被吃掉的故事,借此讽刺那些外强中干、虚张声势的人。
故事中,驴一开始凭借自己强壮的身体吓退了老虎,但随着老虎逐渐了解驴的能力,发现它除了叫声之外别无长处,于是最终将它吃掉。这说明了“只有实力才是真正的资本”,也揭示了“黔驴技穷”这一成语的真正含义。
虽然“黔驴技穷”常用于现代语境中,但其出处明确,历史渊源清晰,是中华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成语之一。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黔驴技穷 |
| 出处 | 唐代柳宗元《三戒·黔之驴》 |
| 作者 |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 |
| 故事内容 | 贵州的驴被老虎试探,因只会叫而无其他本领,最终被老虎吃掉 |
| 成语含义 | 比喻人或事物到了毫无办法、无法再继续下去的地步 |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讽刺那些外强中干、没有真才实学的人 |
| 文化意义 | 强调实力的重要性,提醒人们不要只靠表面功夫 |
三、结语
“黔驴技穷”虽源自古代寓言,但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它不仅是语言中的一个生动表达,更是对人性与社会现象的一种深刻反思。了解它的出处和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